中伟新材料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外资准入、技术出口及境外子公司合规性

zhq 2025-07-14 阅读:4 评论:0
  近日,中伟新材料收到证监会关...

  近日,中伟新材料收到证监会关于本次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具体反馈如下:

  请你公司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请补充说明你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 年版)》领域。

  二、你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技术出口业务,请补充说明最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的开展情况及合规性。

  三、请补充说明境外子公司涉及的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等监管程序具体履行情况,并就合规性出具结论性意见。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伟新材料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赴港上市计划备受关注。然而,在看似光明的前景背后,中伟新材料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涵盖了公司经营、财务状况以及高管团队等多个关键领域。

  公司经营:全球布局下的荆棘之路

  中伟新材料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在印尼、韩国、摩洛哥等地均有布局。印尼作为其布局重心,建设了四大原料基地,镍冶炼产能近 20 万金属吨。韩国与 POSCO Future M 合资 11 万吨高镍前驱体,摩洛哥规划年产 12 万吨三元前驱体,芬兰也在同步扩产。其目标直指特斯拉、、三星 SDI 等全球新能源巨头,试图通过锁定高端客户,稳固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但全球化之路布满荆棘。地缘政治因素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政策法规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给中伟新材料的海外项目推进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印尼项目就面临着环保争议,废水处理问题不仅可能导致高额罚款,还会延误项目进度,成为公司 ESG 方面的重大隐患。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暴跌也给公司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2022 年至 2024 年,镍系材料单价从 12.31 万元 / 吨跌至 8.29 万元 / 吨,钴系材料从 32.79 万元 / 吨降至 10.66 万元 / 吨,2024 年镍价更是暴跌 33%。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导体整体毛利率仅 12%,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尽管公司试图通过供应链管理和套期保值等手段来对冲风险,但国内锂电行业的激烈内卷和价格战,使得这些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客户集中风险也是中伟新材料不得不面对的难题。2022 年至 2024 年,虽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 58% 降至 29.2%,但始终位列第一的客户 A(疑似特斯拉)仍贡献了 35.48 亿元,占比 8.8%。部分主要客户同时也是供应商,这种复杂的关联交易情况,不仅增加了公司财务数据独立性的风险,还可能因客户需求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影响。一旦下游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中伟新材料的业绩将遭受重创。

  财务状况:债务重压下的艰难前行

  中伟新材料近年来的营收增长看似亮眼,2022 年至 2024 年,营收从 303.44 亿元跃升至 402.23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5%。然而,在这背后,是公司沉重的债务负担。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计息银行借款 263.27 亿元,应付债券 17.5 亿元,截至 2025 年 2 月总债务高达 281.25 亿元。而同期,现金及等价物仅 100.84 亿元,流动性压力巨大。从 2022 - 2024 年,公司虽然获得了不少政府补助,分别为 5.18 亿元、5.8 亿元及 4.38 亿元,占期内净利润的 33.66%、27.62% 及 24.45%,合计为 15.36 亿元,但这也难以掩盖其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2022 年,公司现金流净流出 49.54 亿元,2024 年虽恢复至 39.43 亿元,但债务包袱并未减轻。2022 年至 2024 年,利息支出累计 27.65 亿元,借款总额增长 32%,其中短期借款占比超 40%,进一步加剧了偿债压力。2024 年 7 月,公司曾发行 700 亿韩元(约 4 亿元)可转债,试图缓解资金压力,但融资多元化之路依然艰难。

  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 2022 - 2024 年呈现逐级下降之势,这反映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弱化。虽然公司计划通过 IPO 融资来扩产、研发及偿债,但港股投资者对高负债企业向来审慎,中伟新材料的高负债状况必然会对其估值产生负面影响。在港股新能源板块近年表现低迷的大环境下,高杠杆企业更难获得高估值,若融资不畅,公司的扩张计划将受阻,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

  高管团队:家族式管理的隐忧

  中伟新材料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一直备受争议。公司实控人邓伟明、吴小歌夫妇持股 56.37%,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儿子邓竞任执行董事,妻弟陶吴任资深副总裁,掌控着公司的销售与采购等关键环节。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向邓伟明夫妇控制的中先智能及亲属控股的宏林集团采购超 3.8 亿元,未来三年拟支付工程款上限更是高达 13.6 亿元。2022 年,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陶吴一人独占 34.33% 份额,认购均价为 64.72 元 / 股,按 2025 年 4 月 28 日收盘价 31.62 元 / 股计算,该部分持股价值大幅缩水,浮亏超 5000 万元。而邓伟明夫妇三年分红 7.43 亿元,在递表港交所后,公司还将分红 3.3 亿元,夫妻二人将从中拿走 1.86 亿元。

  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下的关联交易,其透明度备受质疑。高分红与巨额债务并存的情况,也引发了股东利益优先性的争议。在港股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治理透明度要求极高,中伟新材料浓厚的家族化标签,无疑会削弱国际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压低公司估值,成为其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中伟新材料赴港上市虽蕴含着诸多机遇,但其面临的公司经营、财务状况以及高管团队等方面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伟新材料若想成功在港股上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声明:本文由AI大模型生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